内部审计不能徒有虚名

日前,《中国经济周刊》对审计署2010年至今5年的央企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梳理,发现央企存在十大屡审屡犯“牛皮癣”。而这些“屡审屡犯”的问题,几乎每年都存在(据《新华网》7月15日)。  近年来,作为制度和惯例,每到年中审计署都会密集发布审计公告,交上一份中国财政经济的全面“体检报告”,政府部门、大型国企、重大专项,都是“体检对象”。  与以往不同的是,针对屡审屡犯的问题,李克强总理7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。他用“牛皮癣”来比喻那些“屡审屡犯”的老毛病。他要求,对于审计出的问题,不仅要列出整改的“任务清单”,排出“时间表”,逐个“对账销号”,更要建立起整改的长效机制。  这些 “老面孔”、“老相识”、“老现象”、“老毛病”的屡屡“榜上有名”令人感叹,令人深思。这不仅是对“问题单位”的“敲打”,同样也是对内部审计的“敲打”。  内部审计被人形象地比喻为单位、企业的“内当家”和“第一道防线”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不少部门、企业纷纷建立了内部审计组织。内部审计在立足纠弊功能,发挥监督作用;强化控制功能,发挥预防作用;体现评估功能,发挥防护作用;突出促进功能,发挥建设作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,无可替代的作用,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,推动实现良好国家治理起到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“免疫系统”的重要防线作用。  按理说这些“榜上有名”的单位、企业都有内部审计,不应该存在“年年岁岁花相似”的老问题,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不应该成为屡审屡犯的“牛皮癣”,也用不上国家审计部门“操刀”为其“动手术”,其问题完全可以通过“第一道防线”自查、自纠来解决,其“毛病”完全可以通过“自我体检”、“自我保健”来治愈。但是,令人遗憾的是,现在有些部门、企业虽然设立内部审计,但不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,提高经济效益,而是为了应“景”摆设,为了应付检查装“门面”,“第一道防线”形同虚设。  不难看到,有些部门、企业财务、审计“二块牌子,一套班子”,职责不分,任务不明,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,说是有内部审计还不如讲“左手审右手”的徒有虚名,流于形式;有的虽有专设内部审计和人员,内审人员也不是不作为,而是不让为,今天被叫去打杂,明天被喊去帮忙,忙过来忙过去就是不让忙审计,不得不使内审人员不是“三天打鱼,二天晒网”,就是“人在曹营心在汉”,不是“挂羊头卖猪肉”,就是名不副实,不务正业;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受命服务于“主子”,“屁股决定脑袋”,对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,对需要整改的问题当“甩手掌柜”。等等现象,不一而足。由此,内部审计徒有虚名。  诚然,造成内部审计成 “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”的原因有诸多方面,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、必要性认识不够,对其所发挥的作用认识不透所致。有些部门、企业领导搞“家长制”、“一言堂”,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,对内部审计有抵触情绪,觉得内部审计是自找麻烦的“紧箍咒”。由此,内部审计可有可无,挂块牌子做做样子,遮人耳目,内部审计很难发挥作用。  其实,内部审计不是可有可无,更不应是“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”。可以说,如果这些部门、企业能利用内部审计管理之手,充分发挥内部审计 “内当家”、“第一道防线”的作用,开展经常性“体检”,显然不可能一而再,再而三地被“丢人现眼”的“榜上有名”。因此,要使内部审计“第一道防线”发挥作用,关键在于“一把手”对内部审计的认识,从而把“你要审计”变“我要审计”、“你要管理”变“我要管理”。这一“变”,就会“变”掉内部审计的形同虚设,徒有其名,就会“变”掉内部审计的可有可无,无关紧要,就会“变”掉内部审计的“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”,就会“变”掉“年年岁岁花相似”问题的发生,就会“变”出内部审计的真正建立,就会“变”出内部审计工作的较好开展,就会“变”出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,就会“变”出遵章守纪的自觉行动。(栏目:财务审计报告/)

精选文章

北京出具招投标审计报告
顶 ↑ 底 ↓

联系> 18611114677 (同微信)拨打电话